【科研】沈向洋、华刚:读科研论文的三个层次、四个阶段与十个问题_沈向洋博士 论文十问-程序员宅基地

技术标签: 图神经网络  读论文  科研  

目录

沈向洋博士

如何以正确方式打开一篇科研论文?

读论文为什么这么难?

阅读文章的三个层次:速读、精读与研读

快速阅读:如何读标题、摘要和引言

如何读论文的引言?

如何读摘要

回到标题,如何读论文的标题?

仔细阅读:从批判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

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华刚博士

简介

带着10个问题去阅读和思考

参考


 

沈向洋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

沈向洋博士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他所设计的四分树样条函数算法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参数估计算法之一。他已发表关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图形识别、统计学习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数百篇论文,拥有超过 50 项美国专利。

华刚

Wormpex AI Research

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华刚博士是 IEEE Fellow,IAPR Fellow 和 ACM 杰出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加入 Wormpex 之前,华刚曾担任微软计算机视觉科学主任以及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副教授。

沈向洋博士

如何以正确方式打开一篇科研论文?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各位同学、VC 组的研究员们交流,也非常感谢华刚跟我一起准备这个演讲。

我想今天听报告的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在研究生院阶段,我非常喜欢这个阶段的生活,因为这可能是你一生中时间最充足的阶段,以后工作了就会非常忙。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阶段,你应该多读书、多读文章。如果你决定要从事科研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理解和消化知识,再过渡到自己创造知识、散布知识。

多年前,我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后就成立了 Visual Computing 组,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和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阅读和理解之间的不匹配。通过科研论文的角度去思考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关系,是整个人类智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我想分享自己对做科研方面的一些体会,特别是怎样读 paper 和写 paper、怎么样更好地做科研。

我认为好的研究员有几个特质,首先要 open-minded——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出来的东西,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次是要努力工作;还有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要读很多最新的东西,然后思考、交流,这样才能慢慢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起来。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在读科研论文方面的一些心得。读文章有几个阶段,

最简单的是所谓的“消极阅读”(passive reading),即大概知道文章讲了什么;

然后是“积极阅读”( active reading),主动思考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然后是“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思考这篇文章是否言之成理理;

最后是“创造性阅读”(creative reading),搞清楚文章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

我认为在读研究生期间需要掌握三个非常重要的技能:阅读、写作和展示。实际上这三件事情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我有个同事 Simon Peyton Jones 对此提了一些建议,大家可以到微软研究院网站观看他的视频“how to write a great research paper”和“how to give a great research talk”

读论文为什么这么难?

如果大家决定做科研,那读论文就是必修课。为什么读论文这么难呢?

首先,大多数科研论文本身写的不是特别好,大多数作者的母语并不是英语,而英语又是学术界的官方语言,所以一些作者在论文语言把控上欠缺火候。我回过头来看自己早年写的几篇 paper,有时候会希望自己没有写过它们。文章写得不好只是一个客观原因,论文难读的第二个原因,是读论文时读者需要对论文主题有很深的背景知识储备。第三个原因是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向谁寻求帮助。第四个原因是读完论文以后,如果我想继续深挖这个主题或者探索研究方向,除了去问导师以外,还可以向谁寻求意见呢?第五个原因,是当今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和干扰,不像我们以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个有互联网的世界里,长时间专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想跟大家分享这几年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disconnect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离不开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但是目前为止,阅读和写作这两件事仍是脱节的,作者和读者的非直接沟通中必然有理解的偏差。

实际上,这种关系可以用香侬的信息论原理来解释——论文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交流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单向传输,信息源是作者,而目的地就是读者。写作就像编码,阅读就像解码,所以我们需要一本 Codebook 来介绍“编码”到“解码”所需要的知识,也即作者按照这本 Codebook 中的规范进行“编码”,阅读者则用它来“解码”。

其实,香侬理论只是概括了阅读与写作的一部分,真实的阅读往往超越了传统的“传输-压缩”框架,它更多的是一个反复的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断地揣测作者的意图,并将之解构成能够理解的片段,随后这些片段被构建到读者脑中的认知模型里。所以,阅读等同于理解,不同层次的阅读对应不同层次的理解——深度阅读导致深度理解,浅显的阅读对应的必然是浅显的理解。不同需求应该对应不同的阅读层次,你可能需要快速浏览,可能需要仔细阅读,如果你的导师需要你复现论文中的细节,那么你就需要非常深入地研读。

阅读文章的三个层次:速读、精读与研读

了解了阅读的本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阅读 paper 呢?

首先是有“速读”的能力,快速知道一篇文章讲了什么。

其次是要“精读”。精读有两个方面: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首先要对论文进行否定、质疑,仔细挑毛病;其次,对论文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如果发现论文中提到的想法非常优秀,那么要创造性地思考你能用这篇论文做什么。

第三个步骤,我称之为“研读”,比如说自己尝试将文章中的算法实现一遍。

除了阅读的方式,读者还要理解所读的论文是怎样写出来的。一篇好的论文在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不仅能够传达信息也能够激励读者。所以作者在写的时候也是有结构化的逻辑性思考程度的。总体上作者会思考:这篇论文的真实任务是什么、研究发现是什么;论文的贡献是什么等等。

相应地,读者在读论文的时候也应该要有逻辑,首先要清楚论文中的表达是否是我想要学习到的;其次,我能从论文中学到多少,能不能找到新的方向与新的课题初稿;最后,这篇论文的背景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背景让这篇论文变得重要和有趣。

无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文章还是泛计算机类的文章,一般来讲,都可以归为以下几类:提出问题型论文、解决问题型论文、阐述和调查型论文、总结型论文。

快速阅读:如何读标题、摘要和引言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些读论文的经验。首先是快速阅读。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著名学者 Don Geman 曾经说,一篇文章可以分为标题、摘要、引言、论文主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需要花同样的时间进行撰写。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但是不无道理,因为大多数读者实际上最关注的就是文章开始的两页纸。对读者而言,看完前两页就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值得去读;对 reviewer 而言,看完开头就知道能不能拒绝这篇文章。

我的前同事 Jim Kajiya 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图形学专家,他最牛的地方就是基本上从来不和别人合写文章,都是自己独立完成。Jim曾经写过一篇文章“How to get your SIGGRAPH paper rejected”,文中最核心的观点是文章一定要写得易读——这篇论文是关于什么的?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迷人之处在哪?有什么新的东西(我一直强调做科研的终极问题就是 what's new,写文章的时候定要强调文章中有什么新的东西)?巧妙之处何在?

如何读论文的引言?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读《拥有伦理学:企业逻辑、硅谷与伦理学的制度化》(Owning Ethics:Corporate Logics, Silicon Valley,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Ethics),在引言部分,我问了 Kajiya 提出的那几个问题。首先这篇论文讲的是高科技公司在道德方面做了什么;其次,解决的问题是现在的实践(拥有道德)做法;文章的迷人之处在于最近的丑闻和技术后冲(techlash);这篇文章的最新之处是对 17 位科技公司的“道德拥有者”进行了采访;最后,论文的神奇之处是得出了结论:道德所有者在令人担忧的动态中运营公司

如何读摘要

计算机学科论文中的摘要一般有固定格式,读起来非常枯燥。所以,要读摘要的时候,将其分解并加上一些有趣的亮点,可能有利于阅读。中国学生的英语一般都不太好,虽然到了研究生阶段,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中文思维到英文思维转换的阶段。对此,一个很好的建议是尝试把摘要翻译成中文,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细节没有领会到位,第一遍读的时候不见得读懂了

举个例子,在《可信度指标对社交媒体新闻分享意愿的影响》(Effects of Credibilit Indicators on Social Media News Sharing Intent)论文中摘要部分,主要讲了社交媒体有可能传播假新闻,对这些媒体加上可信度标记可以减少人们分享假新闻倾向。了解文章的主题之后,然后你需要问自己这篇论文真正的发现是什么?通过继续阅读,你发现论文探究了四种可信度指标,每种可信度指标都能够减少人们分享的倾向,一些审查工作也能带来积极的效应,进一步发现,人口统计和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特征会对可信度指标产生显著差异的影响。

了解了这篇论文研究成果之后,接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接着读发现,原来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对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考虑到目前美国信息传播的现状,这对节省研究员的学术精力非常重要,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应该关注这个问题。

接下来简单介绍标题如何读

回到标题,如何读论文的标题?

标题一般只有一句话。从整篇论文的排版的角度来看,在一页半的引言、四分之一页的摘要以及八页的双栏正文面前,只有一句话的标题显得不太“重要”。但是标题是总结、抽象的概括。我曾有一个重要发现:高质量的文章通常标题用两个词就能概括,并以 ing 结尾,例如 Plenoptic sampling、Lazy Snapping、Poisson matting。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在读这些抽象的词或句子的时候,只有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读懂论文作者的意图。

仔细阅读:从批判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

下面我将介绍仔细阅读的一些技巧。

以批判性阅读开始,带着质疑的心态问问题。如果作者论文中声称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么你就要在心里问自己:论文是否正确、真正地解决了问题?作者论文中所用方法是否有局限性?如果所读的论文没有解决问题,那么我能解决么?我能采用比论文中更简单的方法解决么?所以,一旦进入仔细阅读的状态,要在读论文之前对自己说:这篇论文可能有问题,我要找出来。这就是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可能非常难,也可能占用你很多的时间,早期知识储备不够时,读论文的过程中很容易卡壳。常见的建议是找熟悉这方面工作的人帮忙,让他们解释你遇到的难点。但你要意识到找人帮忙也可能遇到困难,一方面,你要找谁帮忙?另一方面,如何能让他们愉快的接受你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接近一个小时的咨询?他们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一直鼓励大家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跟身边导师、师兄师姐、厉害的同学们搞好关系。等到你自己成为师兄师姐后,也要积极回应学弟学妹们的提问。

除此之外,也建议你们多找一些背景知识阅读,多做笔记,多在网上搜索相关论文,然后再次通读所卡壳的论文,并试着把它与其他论文相联系起来,如此坚持下去,定能渡过难关。

掌握了批判性阅读的技巧后,如何达到创造性阅读的层次呢?这时候你要问自己:在我所读的论文中,有哪些好的 idea?(一般文章中只有一个 idea,好的文章中可能有两个 idea,最了不起的文章可以有2.5个 idea。)搞清楚作者的 idea 以后你要思考,作者有哪些点还没有想到?可以怎么改进?如果我现在做这项研究,我能做的新事情是什么?

如果说批判性阅读是“negative thinking”,那么创造性阅读就是“positive thinking”。创造性的阅读需要把你所读的论文和其他相关的论文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可以支撑你进行三个月到五个月的研究。如果读到了非常好的文章,不妨写一篇半页到一页左右的 review。最好做一个口头展示,这样你会发现,只有把东西写下来或者说出来才能真正深刻理解。

我一直觉得理解了一个东西以后,最重要的是能够自问自答,这张图片是一个总结,图片的上半部分是比较客观的问题,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主要的局限性是什么?代码和数据是不是可得的?论文的贡献是否有意义?论文中的实验是否足够好?图片的下半部分是比较主观的问题,包括我错过了什么相关论文么?这对我的工作有何帮助么?这是一篇值得关注的论文么?这个研究领域的领头人是谁呢?哪些公司、研究院、实验室值得关注?其他的人对这篇论文有何看法呢?如果有机会见到作者,我应该问作者什么问题?当你在阅读论文的时候如果能回答出上面列出的问题,我相信你会对你所读论文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能够帮助阅读论文的工具,例如谷歌以及必应网页搜索引擎、谷歌学术arXiv 等能够搜索到你想要的论文,但这些工具都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读懂 paper。在阅读的过程中,OneNote 可以帮助你做笔记;CliffsNotes 作为美国知名的学习指南网站,能够提供文献学习指南;Mendeley 是非常优秀的参考文献管理。

另外也强烈建议大家使用在线论坛讨论论文,增加学术交流,增强对所读论文的理解能力,但是遗憾的是,尚未有非常适合讨论论文的在线论坛,现在的一些社交网络产品或许很棒,但是它并不是为了学术研究目的而设计,毕竟学术论文的“非有趣性”不适合社交产品的调性。

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绍几个小 tips。我最想强调的是要养成写小总结的习惯,最好能做报告,这样真的能够增加你对所读论文的理解。我想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有耐心,因为阅读就是在你大脑中建立认知模型的过程,虽然不知道今天读的文章未来什么时候能够派上用场,但是请大家保持阅读、建立认知的习惯。

华刚博士

简介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作为研究员如何在学术领域获得成长的一些经验。这次暑期训练班的初衷是希望帮助到大家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认知模型,下面我会引入一种叫做“模板阅读”的方法论

如同前面沈老师所说的,读 paper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消极阅读、积极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我认为大家可以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达到批判性阅读之前的阶段,但是创造性阅读的境界很难只通过训练达成。只有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背景知识与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故事”,并能够自己书写自己的“故事”时,才能在学术社区建立认同。

本次科研训练中,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这十个问题去阅读文章,能够筛掉无用的信息、让真正有用的信息被构筑到自己的认知模型中,真正掌握这种科研思维模式。从机器学习的信息瓶颈(Information Bottleneck) 的类比看,这个过程就是让你的思维认知模式经过这十个问题模板形成的一个信息瓶颈而打造成型。

带着10个问题去阅读和思考

1. 这篇文章究竟讲了什么问题?比方说你设计一个算法,它的 input 和 output 是什么?

2. 这个问题的性质是什么?是一个新的问题吗?如果是一个新问题,它的重要性何在?如果不完全是一个新问题,那为什么它“仍然重要”?

我在西安交大念书的时候,沈老师曾经给我们做过一个演讲,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流的研究员发现新问题”。发现有意义、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研究最大的贡献。但毕竟学术领域内人才济济,很多人没有机会发现新问题,所以很多文章致力于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仍然值得去研究?

3. 这篇文章致力于证明什么假设?接受过深度科研训练的人都知道所有研究其实都是从科学假设开始的。从 12 年开始,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很多研究员认为这是一门实证科学(experimental science),即需要提出假说并通过实验去验证。

4. 有哪些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研究?这一领域有哪些关键人物?

大家做研究、读文章时,要了解这个方向的重要工作和从事相关研究的关键人员信息,才能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让领域内的人们认识你、了解你的工作,你才能慢慢地被更多的专家、同行认可。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研究员要足够“八卦”,知道领域内哪些人做什么样的事情。

5. 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中,核心贡献是什么

6. 实验是如何设计的?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写 paper 的过程中,实验的表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验去支撑每个假说。

7. 实验是在什么样的数据集基础上运行的?科学研究结果应当是可以量化、可以复现的,读文章的人是否能接触到文中所用的数据集?

8. 实验结果能否有力地支持假设?如果一篇文章提出的假设并没有被实验或者理论完美支撑的话,多半不是一篇好的文章。

9. 这篇文章的贡献是什么?回答了前面 8 个问题之后,第9个问题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你应当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

10. 下一步可以做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也决定了你今后能否在科研领域获得成功。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我们接下来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科学研究的初期,导师会给你方向上的指导,但作为一名独立的研究员,你应该独立地回答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这十个希望大家回答的问题。本次训练可以带领大家达到批判性阅读的阶段,但要最终达到创造性阅读的阶段,还需要你有“T 字型”的知识结构,即有足够广的知识储备,在某个方向钻得足够深。我们希望你也能提出自己的“10 个问题”,写出你自己的故事。这种多样性,正是科研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

参考

沈向洋、华刚:读科研论文的三个层次、四个阶段与十个问题

沈向洋:读论文的三个层次

Three Sins of Author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Math

https://www.cc.gatech.edu/~parikh/citizenofcvpr/static/slides/malik_write_good_paper.pdf

微软研究员们的读博心得:如何突破科研瓶颈?如何与导师自在相处?

陈蓓: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整个氛围里,大家都比较能沟通,什么话都直说。我自己带实习生的时候,更希望我们是一种合作关系。我通常不太去 push 实习生,希望实习生能更主动,时常 push 一下我。我认为优秀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主动性。

董力:我觉得都可以沟通,实习生可以直接告诉 mentor 你喜欢什么样的指导和沟通的方式我个人不是很 push,我们这里实习生都蛮厉害的,我会告诉我的实习生多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有人动手能力强,学得比较快。大家可以试着和 mentor 找到共同努力的目标,目标一致,协作就变得更容易了,这也是 “manage up” 的含义。

另一方面,也要多听取 mentor 的建议。绝大多数时间,你看到的东西不会比 mentor 多,你需要 open 一些,不要固执己见,多和 mentor 聊一聊,二个人也可以交换意见,了解对方在关心什么。我觉得实习生和 mentor 应该保持合作者状态而非上下级关系,这样对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利的,mentor 在这两方面都可以提供好的建议。

陈冬冬:我觉得和 mentor 相处,每个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了,二十岁以上,是成年人了,你和你的 mentor 是朋友、同事的关系,你们的私交和科研合作,这是两个部分。

首先,私交很重要,要和 mentor 保持良好的私交关系,所以平时不仅仅要和社团、朋友吃饭,有时也要和你的 mentor 吃饭,聊一些私人的事情,一起出去玩,有利于增进你们的感情,培养在科研合作方面的默契

第二点,如何和 mentor 合作,要做到两点第一,做一个靠谱的人;第二,要主动靠谱是什么意思?我带实验室的师弟,有的学生会让你感觉不靠谱,你给他讲一个 idea,他一拖就二、三周没结果,还不主动找你,你找他,他就给出一堆借口。长期持续这种状态,mentor 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靠谱,对这个人本身的评价也会很低,所以要自我驱动性强一点。

聪明和勤奋,至少占一点,如果两个都不占,那无论读博还是出去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做好。我宁愿一个学生没那么聪明,但要给我一种很用功的感觉。一个实习生自己很努力,我就会想要努力帮他,人首先要要对自己负责。

还有一点是,要定期主动向 mentor 更新进度。很多学生,有进度不跟我讲,进度有问题,他自己看不出来,当我主动问他的时候才发现问题,这样就有很多 delay。特别是当我学生多的时候,我实验室带 6、7 个学生最后会完全忽略你。所以本质上,你要和其他实习生去抢 mentor 的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j2048/article/details/125291530

智能推荐

leetcode-4.17[819. 最常见的单词、1108. IP 地址无效化、55. 跳跃游戏](python解法)_python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 -10//3, 10//-3, -10//-3, --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41次。题目1题解1from queue import PriorityQueueclass Solution: def mostCommonWord(self, paragraph: str, banned: List[str]) -> str: pq = PriorityQueue(maxsize=0) for c in "!?',;.": ..._python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 -10//3, 10//-3, -10//-3, -(10//3) (-4, -

[569]tf.nn.embedding_lookup函数_tf.nn.embedding_lookup(-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70次。我觉得这张图就够了,实际上tf.nn.embedding_lookup的作用就是找到要寻找的embedding data中的对应的行下的vector。tf.nn.embedding_lookup(params, ids, partition_strategy=‘mod’, name=None, validate_indices=True, max_norm=None)参数说明:par..._tf.nn.embedding_lookup(

Keil4添加STC系列单片机_keil4没有stc怎么办-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6.5k次,点赞6次,收藏18次。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一门编程语言之前,我们必须先安装好它的开发环境,由于工作需求不得不去研究C51单片机的知识。下面就开始安装我们的开发环境keil4。1,、打开keil的官网http://www.keil.com/c512、鼠标移到C51V960A.EXE,右键鼠标点击在新标签页打开链接,点击后浏览器就开始下载了(如果你的电脑下载了下载软件,那么就在你的下载软件中下载..._keil4没有stc怎么办

table选项卡原理_table 选项卡-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332次。table选项卡原理$(this).addClass("active").siblings().removeClass("active");_table 选项卡

Linux多线程【初识线程】-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6k次,点赞98次,收藏94次。将一份代码成功编译后,可以得到一个可执行程序,程序运行后,相关代码和数据被load到内存中,并且操作系统会生成对应数据结构(比如PCB)对其进行管理及分配资源,准备工作做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运行中的程序,简称为进程,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光有进程的概念是无法满足高效运行的需求的,因此需要一种执行粒度更细、调度成本更低的执行流,而这就是线程Windows中的线程

【matlab】QR分解_matlab qr分解-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5k次,点赞25次,收藏29次。这说明对于垂直于w的向量,householder变换的作用就是对其不起任何作用,那么对于一个普通的向量v来说,平行于w的分量被householder反向,垂直于w的分量不变,那么最终的效果就是将向量v作关于法向量为w的平面的镜像对称。给定一个m×n的矩阵A,其中m≥n,即矩阵A是高矩阵或者是方阵,QR分解将矩阵A分解为两个矩阵Q和R的乘积,其中矩阵Q是一个m×n的各列正交的矩阵,即QTQ=I,矩阵R是一个n×n的上三角矩阵,其对角线元素为正。,an是线性无关的,而且得到了一个正交向量组q1,q2,_matlab qr分解

随便推点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DefinitionStoreException: Failed to read candidate component-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6k次,点赞7次,收藏5次。前两天接手公司Dorado项目,由于IDEA中没有 Dorado插件,无奈又下载了eclipse(ps: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用idea的)eclipse带Dorado插件的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yfdnlWELGuY9AE6BTiKg 提取码:t7vw刚接手Dorado,不太熟找个例子试下,Dorado文档,根据文档介绍,笔者一步一步的开始搭建项目,..._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definitionstoreexception: failed to re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知识总结_数字图像处理学习-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90次。我们人类在从不同距离,不同方向,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一个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都会有不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判断出,它们是同一个物体。由于图片中存在噪声,导数对噪声敏感,如果直接提取边缘,会有许多噪声的地方也会出现极值,所以先用高斯平滑滤波,可以突出图片中边缘,去除噪声;注:由于提取边缘用的高斯滤波,高斯平滑函数的σ决定高斯函数的胖瘦和高低,即决定边缘提取的精度,σ越小,边缘提取越精确。由于图片中的边缘是分布在不同方向上的,比如横着方向提取的边缘,表示图片在这一区域的像素值,横着方向变化剧烈。_数字图像处理学习

逻辑分析仪Kingst第一天_kingstvis-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5.9k次,点赞3次,收藏14次。1、安装软件——KingstVISKingstVSI软件安装地址没有安装难度,就一顿下一步就行,有个驱动安装窗口一定要点安装2、软件安装完,界面如下图:包含4部分:工具栏、通道设备栏、波形显示窗口、采样结果分析窗口..._kingstvis

实践中学习vim之vim配置文件、插件文件加载路径_gvim 添加脚本加载路径-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6k次。From:http://blog.csdn.net/smstong/article/details/205672350 引言理解vim的启动过程对于增强使用vim的信心非常重要,本文所有的信息均来自vim自身提供的参考手册和作者实际操作实践。VIM REFERENCE MANUAL的Starting Vim这节详细描述了vim的启动过程。vim完整的启动过程非常复杂,因为要_gvim 添加脚本加载路径

Java JDK安装小谈_jdk7u10windows-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528次。我用的是当前最新版jdk-7u10-windows-i586。安装时有两个需要选择的安装路径,一个是JDK一个是JRE。两个最好安装在同一文件夹下。jre7即为jre安装文件包。接着便按步骤来,没什么难得。最重要的是设置环境变量,网上的各种教程有些混乱,而且大多没讲清楚,这里简单说一下。配置环境变量只需要配置两个参数:path和classpath。网上有的教程配置了JAVA_jdk7u10windows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