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潮流下,从「赢的战术」引导出「最佳战略」的途径
从战术转化为战略
    硬体差异化是硬体厂商的「会赢的战术」,也简称为「赢的战术」。著名的企管专家Al Ries 和Jack Trout在其1989年所写的畅销书<<Bottom-Up Marketing>>(中文书翻译为「逆思考行销: 从战术导出战略」)一书里就写道:

「战术是一种竞争优势,而战略则是为了维护这个竞争优势而生。」
「战略的目的在于使竞争者无法阻挠你的战术。」
「战术是导致战果的切入角度,战略则是组织企业资源,以产生最大的战术性压力。」
「战术引导战略,然后再由战略推动战术。」

    如果能从硬体差异化的「赢的战术」转化成为「最佳战略」,则这些硬体厂商将成为Android潮流下的赢家了。
「转化」的过程
    硬体(HW)的差异化像水波一样,我们希望它的涟漪能传递而扩散到AP层,而与AP的多样化相互汇合,呈现于User面前,获得User内心深处的共鸣,就踏上成功之路了。 AP与硬体之间的关系为:



然而,AP与硬体之间是被动型API,差异化的涟漪难以跨越API而扩散到AP层里,如下图:


事实上,AP与硬体之间的直接沟通,会徒增加AP的复杂度,所以通常都会在两者之间打造一个(软体的)系统平台。如果这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平台(如WinCE等),则其差异化的跨越和扩散,就更加困难了,如下图:


反之,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平台(如Android等),则其差异化的跨越和扩散,就容易许多了,如下图:


但是在上图里,AP与系统平台之间仍然是被动型API,还是阻挡了差异化的跨越和扩散。于是,就加上框架,并提供主动型的框架API来制约AP。但是,如果这是封闭型的框架,其差异化的跨越和扩散,还是阻挡了差异化的跨越和扩散,如下图:


2011年高焕堂于北京大学的"Android的Java与C/C++整合程式开发实务" 课程

反之,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框架(如Android的应用框架等),则其差异化就很容易扩散到框架层,如下图:


此时,如果HW模组的厂商能投入热情,去开发基类来送人,透过基类API来约约众多的AP,其差异化就能顺利越过框架API而与AP多样化汇合了,如下图:


如此,我们逐一地将不利于「会赢的战术」极大化的系统架构上的(Architectural)因素,也就是战略要素或资源加以调整,就获得最佳战略了;也就是我们既获得最佳战略和战术了。
转化过程幕后的「架构样式(Architecture Pattern)」
经过上述的转化过程,我们得出一张清晰而完整的系统架构图。借助于此架构图,我们不仅能替硬体厂商寻觅其最佳战略和战术。也能替网路服务业者寻觅其最佳战略和战术。此外,还能替AP开发者寻觅其最佳战略和战术。由于,它是一个能重复使用于不同环境(Context,如硬体厂商、云端服务者和AP开发者等)里;而且都能协助从战术顺利转化为战略。这种能重复使用的伎俩,就称之为「架构样式」。如下图:



此时,如果HW模组的厂商能投入热情,去开发基类来送人,透过基类API来约约众多的AP,其差异化就能顺利越过框架API而与AP多样化汇合了。